:::主要內容區
宣導專區

宣導專區

常見迷思

「我只是偶爾使用,沒有成癮」

  • 發佈日期:

部份初次接觸毒品的人,因為每個人個體對於藥物的耐受性都不相同,有人能坦然的享受毒品帶來的欣快和興奮感,有人則是嘔吐不止、頭昏腦脹,也有人更是無感覺,所以這也是有些人說自己不會上癮的來由。


▲ 藥癮,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加深

大部分的人都會被毒品帶來的欣快感和興奮感影響,所以容易進入成癮狀態。而且剛開始的時候,並不是一個人悶著吸,通常身邊都會聚集一群吸毒的朋友,而在同儕不停慫恿吸食之下,也會朝向成癮的階段發展,最後往往變成「被毒品控制」。而近年來黑市毒品常摻有多種不明的成分,服用連自己都不清楚的毒品,對自身的危害與成癮性是無法掌控的,很遺憾的於急診室已有多起死亡案件發生。

▲ 上癮是一種腦部疾病

毒癮會透過干擾大腦的獎賞系統,引發異常的多巴胺大量分泌,讓人產生強烈快感,進而對毒品產生依賴。隨著使用頻率增加,大腦逐漸失去自行調節快樂情緒的能力,導致情緒低落、渴求毒品以恢復「正常感覺」。長期使用更會損害大腦控制衝動與判斷的區域,使人即使明知毒品有害,仍無法自控,陷入反覆使用的惡性循環。這也證明毒癮並非意志薄弱,而是大腦生理上的改變所導致的慢性疾病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成癮治療門診束連文醫師表示:「從醫療的觀點出發,不使用戒毒這個字眼」。他解釋,上癮其實是一種腦部產生改變的疾病,一旦成癮者的病理反應已經形成,便會反映在他的行為上,成為一輩子的缺陷,就像任何慢性病一樣,成癮者的病不會自己好,但可以透過治療來控制症狀。

▲ 正視藥癮問題,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

因此,醫界更傾向使用「藥癮治療」或「成癮醫療」的說法,強調這是一個需要長期追蹤與照護的慢性病程,而非單靠意志力就能「戒掉」的壞習慣。這樣的觀念轉變,不僅能減少對成癮者的汙名,也更有助於患者願意尋求協助,走上復原之路。束連文醫師也提到,許多成癮者在求助前早已歷經多次反覆使用與挫敗,若社會與醫療體系給予更多理解與支持,而非責難與排斥,會大幅提升他們回歸正常生活的可能性。正確認識藥癮,是我們建立有效防治體系與溫暖社會網絡的第一步。


資料來源:毒品成癮是一種慢性病

相關新聞: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?毒品成癮的反面不是戒斷,而是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