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相關新聞報導
比芬太尼致命5倍 中國產新毒品在歐洲泛濫
- 發佈日期:
- 發佈單位:藥政科
亞利桑那州查獲的一包芬太尼。(Charlotte Cuthbertson/大紀元)
英國蘇格蘭人口550萬,吸毒過量致死的比率卻位居歐洲首位。一種中國產新合成阿片藥物尼秦類物質(Nitazenes)的效力甚至比芬太尼強5倍,正在蘇格蘭等歐洲地區泛濫。
蘇格蘭公共衛生局(PHS)週二(7月29日)的最新消息顯示,3月至5月期間,當地共有312例疑似與毒品相關的死亡,比上一季度增加了15%。當局已經就合成毒品發出新警告。
在所有死亡病例中,6%被發現含有尼秦類物質,一位專家表示,由於檢測方面存在問題,這一數字可能被「低估」。
尼秦類物質也譯作異硝氮烯,尼他嗪,硝嗪,別名「科學怪人」。尼秦類屬於非藥用類麻醉藥品,從未在歐洲獲得醫療用途批准。
PHS表示,除了疑似死亡人數增加外,納洛酮(一種用於治療阿片類藥物過量緊急解毒劑)的用量也增加了45%。醫院急診科的就診人數也增加了19%。
新合成毒品的毒性讓癮君子都害怕
即便是癮君子也認為吸食尼秦類物質的後果可怕。尼秦類物質從2022年開始湧入英國和波羅的海國家等市場。
41歲的倫敦人蒂娜‧哈里斯(Tina Harris)從十幾歲開始吸食海洛因。這次她從卡姆登毒販處買了一袋5英鎊的毒品,她以為是芬太尼。
「他(指毒販)告訴我,『小心點,因為藥效很強。』我以為他在胡扯。」她告訴《華爾街日報》說。在吸食後,她立刻昏了過去,幸虧一位朋友給她注射了納洛酮才得以存活下來,直到救護車趕到。
隨後,她用同樣的方法挽救了兩個誤服尼秦類物質的吸毒朋友的性命。
此後,她開始漫長的戒毒之旅,但過程反反覆覆。她說,她覺得這輩子都無法戒除毒癮,「這是魔鬼的陷阱」。
這些阿片類藥物大多來自中國,即使微量也可能導致吸食者致命,而且它們被混入海洛因、娛樂性毒品、假冒止痛藥和抗焦慮藥物中,更加難以識別。
中國供應商在網絡市場上公開銷售尼秦類物質,他們使用年輕女性照片作為頭像,還有公開的電話號碼、社交媒體帳號以及位於中國或香港的商業地址。這些毒品有時被標記為研究化學品,但也經常明確標記為尼秦類物質藥物。
歐洲當局已經開始意識到這種新毒品構成的巨大風險。據英國政府統計,截至今年1月,過去18個月內,英國至少有400人因服用過量尼秦類物質而死亡。
新聞連結閱讀更多內容:https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25/7/31/n14564771.htm